讨厌芭比,质疑芭比,超越芭比。
2024新传全国考研群 754845758
2024广播电视学考研群 594514955
后台回复“全程班”,带你开启高效备考
后台回复“择校”,获取一对一择校方案
后台回复“基础训练营”,走好新传入门第一步
“当我走出电影院,我想把所有人分成两类:看过《芭比》电影的,和没看过《芭比》电影的。”
最近,曾执导过《小妇人》《伯德小姐》的格蕾塔·葛韦格导演的新作品——真人电影《芭比》上映,颇受好评。在国内,影片也从一开始的排片率极低低到成为截止目前为止暑期档评分最高的电影。许多女孩扮上“芭比穿搭”,漂漂亮亮地与小姐妹一起相约《芭比》大电影,开头那一句话便是某社交平台上热评第一。
芭比,是我们所有人都熟悉的玩偶IP,想到她,我们脑海里便会浮现出她拥有黄金比例的形象:拥有超级模特一般的惊人身高、梦幻般的三围——38-18-33,一头浓密的金色头发、华丽而洋气的衣服.....
电影《芭比》始于芭比,而又在解构芭比。故事设定新奇:片中芭比所生活的Barbieland,是一个女性主宰的乌托邦。芭比在其中掌握了政治、经济各方面的话语权,过着幸福完美的生活,反之作为芭比男友的肯却成为被忽视的附属品。
但是某一天,玛格特·罗比饰演的芭比不再一帆风顺,洗澡水变冷、意外从屋顶摔下来、双脚也不再是完美的高跟鞋形......为了解决这些生活中的Bug,芭比被迫前往真实世界探寻真相,而男友肯也跟随芭比一起踏上冒险之旅。
当芭比与肯来到现实世界后,却双双在与Barbieland截然相反的父权制社会中迷失了自我。
事实上,影片中利用简单直接的“颠倒”而呈现出的现实世界更像是人类社会的投射,而主人公的种种不适合反思,影片第十五分钟便出现的“女性主义”的口号呐喊,都让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个IP真人秀,更成为激起千层思想浪花的坚石。
商品文化:性别建构与涵化象征
芭比,作为家喻户晓的玩偶符号形象,其在玩具领域巨无霸式的全球扩张从未停止脚步,而其中的芭比文化就是消费对象本身。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时期辩证法》中提出了“文化工业”这一概念,认为其支配着一种非自然的、虚伪的文化,其目标是经济层面的、影响是意识形态层面的。芭比娃娃,傲人的身材比例、天使般的面容,完美到无懈可击的形象背后依然是流水线般的工业化生产与作业。
实质上,芭比文化或许可视为一种父权制度社会与商品经济的合谋,通过工业化生产制造出金发碧眼的玩偶,象征着毁灭式的女性之美和女性身体神话:性感的身体上永远贴着高贵性感的标签,而褪去华丽的外衣,很难不看到隐藏着的父权本质,完美、理想、童贞。
作为传播政治经济学体系下的商品化产物,商品文化被视“商品经济形态中人们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审美意识等方面内容及其特征的综合概括。”与文化工业有着一样的经济目标。芭比作为商品,它所带有的女性身体神话和暗藏的种族主义意识形态本质自然而然地被放大了。
回想起来,似乎每个人的童年里都有这么一个金发碧眼的芭比玩偶,也曾无数次听过对女生的容貌评价作为本体被引喻在芭比形象中:
“好粉嫩!好像芭比穿的!”
“xx班的xx,长得好像芭比娃娃啊!你看看你!”
“我也想要粉色!”
“女孩子就一个”
芭比这样的完美女性形象伴随着一代一代人成长,却也在商品销售扩张中用一种商品文化塑造的性感而童贞的女性偶像建构女性儿童的审美体系,在日复一日的视觉刺激中,完成对群体的意识涵化。格伯纳基于电视上的暴力图像指出其对于儿童暴力倾向的影响,此效应在芭比文化的传递中同样适用。
米歇尔·福柯的话语研究中指出,在对各类符号进行排斥、解释、限制、推行的过程中,通过个体的交往行为与传播过程得以延伸、接受和执行。芭比在被注入社会要求的温柔、积极、快乐等女性气质的同时,已然完成了关于女人应该如何成长,要以何种标准和目标为导向的话语搭建,也正是在这种话语形态和形象符号中,完成了对于性别的建构。
许多女性主义者讨厌芭比,因为其象征着在父权制凝视中延续着的性别凝视;
许多文化研究者讨厌芭比,因为它带来了整个社会的审美畸形;
许多平凡的女孩长大后再也不愿拿起芭比,因为总在对比和幻象中映射着不愿承认的容貌焦虑,因为“无偿的家庭劳动”“无法同时兼顾的工作和家庭”“男人的附属品”“不准生气和愤怒的社会角色要求”“善妒与邪恶的美杜莎”的各种标签。
空间延伸:IP打造与区隔营销
著名文化批评家安·杜西尔在作品中曾说:“我们‘容纳差异’;我们实行‘种族宽容’。通过质询和普遍化的复合骨折,他这不是按照其自身的形象被复制,而是按照我们的形象去复制。如果我们已经离开了‘我们’和‘他们’,那或许正因为他们是我们。”
实质上,聚焦芭比文化的发展脉络,我们可以在其差异性营销规划的实践中看到种族主义和意识形态冲突的烙印——
1967年出现第一款黑色芭比以芭比表妹身份出现,表面上是给予了非裔儿童观照,实际上是一种白人中心主义的虚伪同情,而后期出现的各种跨文化芭比,打着多元文化的旗号,实质上在市场扩张过程中摸索出的差异化营销战略和IP帝国地基,在资本主义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以芭比文化为代表的流行文化,正在践行如赫伯迪格在《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中所指出亚文化对于主流文化的“风格与收编”,将跨文化主义碎片化、进而瓦解成主流文化中心、次生文化以被动的姿态被主流文化所容纳。多元文化就此成为沉默的螺旋。
在影片中,粉红王国Barbieland根据美泰公司所设定的芭比生活环境的1:1场景,在其中我们能看到曾经装在精美礼盒里的精致小巧芭比衣柜、芭比卧室,在能看到儿时梦寐以求的各种限定款、绝版芭比,能看到在“肯之国”取代芭比梦幻城堡时随手扔出一件件经典而象征时代风潮的绝美芭比礼服,格洛丽亚(影片中的母亲)本能想去捡起,直呼——“OH,这一套我还没有呢!”
无数的芭比迷是不是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因为美丽、因为设计,或者说,仅仅因为“芭比”这一IP,足以让消费者沉迷于粉红景观中。
随着电影《芭比》的热播,也衍生出系列粉红“芭比风”,从各市场品牌打造系列产品,到女性们发挥才智与审美,将自己打扮成美丽可爱的芭比,主打与电影最佳适配度,形成一场女性群体间“互动仪式链”。
聚焦当下,或许除了芭比形象,近年来更多出现在人们视野的是玲娜贝儿。不同的是IP,同样的却是在利益趋势下对市场进行IP联动与区隔化、本土化营销的手段,如此一来,玩偶形象及其背后的传媒集团打破空间局限,通过如列斐伏尔所言“控制空间秩序”实现了商品文化的空间延伸和利益权力把控。
迪士尼、环球影城等大型IP游乐场也可以看做是文化商品的落地化表征,此前迪士尼一票难求、玲娜贝儿等玩偶周边一抢而空等事件历历在目。如彭兰教授所言,我们逐渐进入一个视觉图像时代,而这也同样给景观社会的进一步蔓延提供了土壤。各种经典的IP形象,在经济利益中,连接其时空,将差异化思维嵌入其中,而并未改变核心文化与利益。
而被视为女权崛起的“男色经济”,如学者胡朝凯认为,这是消费主义时代中各色“鲜肉”引领新的消费热点, 迎合并刺激着大众欲望的满足, 隐藏在商品背后的符号价值被激活, 这种符号价值已成为商品和消费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消费主力军的女性群体在获得视觉感官刺激的同时, 其内心迸发的幻想不断以商品消费的方式得以确认和满足, 市场进行精准用户画像刻画,也在期间将文化表征裹挟下的商品进行差异化销售。
结构隐喻:女性主义与成人童话
以芭比形象为代表,粉色、高跟鞋、甚至是近年来火出圈的玲娜贝儿、号称完美适配女性偏好而崛起的“男色经济”,本质上都是一种对于女性形象的凝视与建构。
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的传播政治经济学,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传播学研究学派。该学派将传播行为看做是一种政治经济活动,运用经济学的视角考察社会结构与人类行为。商品化、空间化和结构化是传播政治经济学基本出发点的三个进程,结构化作为连接点,集中了对于社会性别、种族等问题的结构化讨论。对于芭比文化这类的文化领域话题,也可以视为在社会场域由能动性所引发的建构性行为与社会性别、种族等关系的相互塑型。
芭比文化从一开始诞生的开创性,到“Barbie Girl”负面的女性符号,到现在电影《芭比》的解构与重构。影片中满屏的粉红色建构出“粉色乌托邦”,却也以最通俗浅显的表现手法让人们摆脱了“粉红羞耻”。这部电影让粉色与女性的强链接关系再次被审视,人类对于粉色系的偏爱,本就是与生俱来的。在剑桥大学Vasanti Jadva等人的研究中,所有年龄组的婴童均对红、粉色的玩具展现出了偏好,无论性别。
纵观历史长河,史学家乔·B·鲍蕾蒂在研究30年儿童服饰后,写下著作《粉色和蓝色:美国女孩男孩的区别色》。书中指出,直到一战前,蓝粉二色才成了性别的象征色。
粉红色从来不是女孩的象征,同样,也不比因为对自己女性特质的羞耻而拒绝粉色。
如果说影片里设定的芭比世界是现实世界的翻转和镜像,那影片中颠倒的现实世界设定和肯意识和重返父权社会产生的归属和权力地位是我们所处世界的写实——无论何者,都是始于芭比,解构玩偶象征和父权制度,是一种女性主义的呐喊和号召。
与粉红色彩文化相似,缘起于早期人们对远离地面污染和羁绊的实用性的高跟鞋,后来演化为贵族的阶级象征物件,再到之后成为女性的标志物。高跟鞋虽然源于性别区隔和对女性的身体规训,可随着女性主体意识的增强,她们利用高跟鞋,主动将其附着在自己身体上,作为一种莫斯所言的“身体技术”与社会进行交往,女性努力通过自己的身体实践,不断追求自己身体的解放和价值的追求。高跟鞋上的女性正在不断崛起,在被规训的社会中,即使脚踩刀刃,也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寻找到自己的主体身份。
有网友评价电影《芭比》实际上更像是一场仅暗黑童话,其中略显说教感的流水线式女性觉醒和“浅显”的女性主义,仅仅存在于美好幻想之中。
然而,作为一种“很新”的女性主义电影,性别议题摆在阳光下任人评判,而女性对父权体制的恐惧、无奈、愤怒在其中全部化作一通笑料。网友却依然为它走进电影院,或许正在于其的浅显易懂:让世界听到女性的声音,用直截了当的呐喊宣泄,虽有失深刻,却十足直白,将漫长人类发展史中无数失声缺位的女性心声昭告天下。
讨厌芭比,质疑芭比,解构芭比,超越芭比。我们在看《芭比》,我们也在推动着新的思潮和思想觉醒。
在流行文化的浪潮中,或许对于自我的寻找,对于爱与信仰的坚定,才是面对瞬息世界最好的态度。
《芭比之十二芭蕾公主》中说:
“There is a difference only you can make.”
这是只有你才能做出的改变。
共勉。
参考文献
1.《芭比》“浅显”的女性主义:无意冒犯,仅为自我.知著网.2023-07-23
2.甘雪慧,甘月文.身体规训与身体解放——由作为女性象征符号的高跟鞋谈起[J].青年研究,2017(01):66-74+96.
3.韩雪莹.传播政治经济学视野下的芭比文化批判——浅谈芭比娃娃背后的性别与种族偏见.传播与版权.
4.杨英姿.从芭比娃娃形象变迁看女性刻板印象与自我认知的发展.文化月刊.
5.胡朝凯.消费文化视域下“男色消费”现象解读[J].新闻研究导刊,2017,8(22):83+86.
有事没事找爱传播小助手
早早
小S 2.0
知知
小S
福仔
胖胖
小E
小S 3.0
卷卷
一考就是30分!新媒体时代的把关人该怎么拿分 | 专题09
《新闻学概论》出新版了!我要换书吗?报名人数狂缩水!这些985院校23年居然1:1录取哎!!
新传考研必备 | 还有谁不知道这些高效备考工具!
《长安三万里》出圈:讲好中国故事最佳案例
论述公益批改上线!加入暑期训练营即可抽免费批改!
每年都考!传播效果理论重点直接背 | 专题08七月底,我被正式确诊为「拖延癌」。播播独家礼包新鲜出炉!你有一份上岸好运待签收~
直接喂饭!评论不会写没关系,高分模板会套就完事!
魏大勋艳压杨洋?伪骨科CP学的媒介景观
制造“x年级暑假最可怕”的人,居然是学会了霍夫兰这招!“浙江宣传”成顶流,关于政务新媒体的这些一定要整理| 专题07
预热完毕!半程班开课倒计时!发疯1000次后,我的猫教会了我如何稳定备考。剪秋,本宫的录取通知书好烫!新传备考的八大常见谎言!信了你就得丢分!专业课提分利器!2023上半年10份重磅行业报告来袭~
评论赏析 | 火了的“山河大学”,引发深思的教育问题
这可能是你没有关注过的算法知识,用7篇大佬论文告诉你算法的高分答案!|专题06
一背书就“马什么梅”?300词背诵营带你上分!完成挑战还可全额返学费!李玟离世:社交媒体时代集体悼念的仪式与情感滥用
流量明星,请放过我的微博热搜。
高校宿舍现状:A校豪华单间,B校奢侈海景,我校没有宿舍。
轻松版详细暑假计划,用最最最舒服的状态备考。
实务提分宝藏秘籍!今年《实务写作手册》又双叒叕来啦~
一篇捋清国际传播,这个必考专题就这几个出题方向|专题保分计划05